三国之召唤传说 - 分段阅读_第 475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牢记备用网站
    身亡,已经驾崩了。”

    孙坚的话一说完瞬间就是引起了众人惊呼。虽说他们之前或多或少的收到了一点消息,但是此时孙坚说出来却还是让他们惊讶。但是随后他们的耳边便是传来了孙坚的又一句话。

    “如今天子已然驾崩,不知诸位认为我江东应该如何自处?”

    听到孙坚的话,张昭、张纮等人都是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思考些什么。

    不过孙坚话音一落,就有一人站出来说道:“主公,如今汉室无道,致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主公又有那传国玉玺在手,乃是天命之人,此时主公当振臂一呼,招天下能人志士于麾下,举旗而立,成就一番大业。”

    这人话音一落,孙坚的双眼深处似是有着火光显现,在无人看见的角落,孙坚的双拳紧握,但是还是颤抖不已,也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什么。

    而此时又有一人站出来对孙坚道:“主公,我觉得杜将军所言有理,但是此事应当从长计议。”

    杜伏威望了那出声之人一眼,发现是张昭。便说道:“那不知张大人认为应该怎样从长计议呢?”

    张昭望了杜伏威一眼,说道:“此时虽说大汉天子已经驾崩,但是汉室气数不灭,此时我们若是出头,必然遭到天下诸侯的围攻,倒时便是得不偿失了。”

    杜伏威道:“只要主公站起来振臂一呼,又有传国玉玺在手,天下英才必定纷纷来投,到时即使与那天下诸侯为敌又如何?难道他们还能打过长江不成?而我们不一样,我们有着江东为根基,水军天下无双,即使是荆州水军也是差了我们一筹。到时我们可以依托长江,往北可以取徐州,往西可以攻荆州,进可攻、退可守,霸业可期。”

    听着麾下张昭和杜伏威二人之争论,孙坚只觉得头疼,随后孙坚便是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桓温,问道:“元子可有什么高见?”

    桓温听到孙坚问他,连忙站起来,环视周围,看到此时孙坚麾下一众文武的目光都是聚集在自己身上,其中又以张昭和杜伏威两人的目光最为灼人。

    桓温向孙坚道:“主公,属下以为杜将军所言有理。”

    听到这句话杜伏威顿时露出了笑意,但是接下来桓温的下一句话又让杜伏威的面色yin沉了下去。

    “但是张大人所说的也不能不考虑。”

    听到桓温的话,孙坚不由得面色暗了下来。我找你桓温可不是来找你做和事老的,也不是找你来和稀泥的,而是让你给出一个计策的。

    不过接下来在众人的失望目光之中桓温又是说道:“主公现在不可做出逾越之举,不然必是被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正如张大人所说,如今虽说天下已然是大乱,但是汉室气数未尽。”

    孙坚此时见桓温似乎是有着一些想法,便问道:“那依元子之意,我应该如何行事。”

    桓温道:“主公可向长安讨要官职,方能名正言顺的占据江东,才可的民心。”

    孙坚皱眉道:“就怕长安城里的那些人不会应我所求。”

    桓温道:“主公如今有着甲士数万,占据江东,由不得他们不给。而且他们想要拉拢主公,更想得到主公手中的传国玉玺,一定会答应的,到时主公只需与他们虚与委蛇一番便可。”

    “好!”孙坚此时站出来大声道:“就依元子之意。”

    而人群之中一名相貌英俊,年龄二十左右的青年望着桓温,却是陷入了思索。此人便是周瑜,周瑜由于是孙策的结义兄弟,又才能出众,因此在孙坚麾下倒也颇受重用。

    不知为何,周瑜总觉得这桓温的这一计策却是不是为了孙坚考虑,或者说不全是为了孙坚,其中似乎有着桓温的一些私心在里面。

    长安城中,一处豪宅之内,李世民望着面前的李儒,或者说是李卓,道:“这次多亏先生了,不然绝无可能会如此顺利。”

    李儒yin笑一声道:“而公子说的哪里话,我既然选择了二公子,那自然会为二公子做事。不过那一夜似乎不止是我们的人,还有着其他人。”

    李世民一笑,道:“又又如何,不论那几股人马的目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