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传说 - 分段阅读_第 1100 章
孔明你的意思呢?”
诸葛亮轻摇鹅毛扇,侃侃而谈:“如今孙策已死,对于吴国来说自然是要选出一个新的吴王,可是孙策之子孙绍年幼,担任吴王自是不行,而孙策之弟孙权如今二十余岁,在吴国士林之中颇有声名,而且与吴国文臣一方的张昭、吴景等人jiāo好。可是自古以来王者死后那王位都是由其子嗣继承,若是孙策没有子嗣这孙权倒是有着机会,可是孙策之子孙绍虽说年幼,但是也是在世,而且这江东吴国基业可以说是孙坚、孙策两父子打下来的,孙策虽说已死,但是其旧部在吴国之中势力不小,若是他们要将孙绍送上吴王之位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听了诸葛亮说了这么多,项羽只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听懂,看着那诸葛亮好像还有再说下去的意思,当即一摆手,对诸葛亮道:“孔明,多余的你不用多说了,你只要说说我们要怎么对付这吴国就行了,如今孙策已死,正是攻打吴国的大好时机,可不能就这么放过。”
诸葛亮道:“大王,简单来说,孙策死后吴国必然会为了吴王之位的人选而争执,应当是以周瑜为首的军方实力和孙策旧部,想要将孙绍推上吴王之位。而另一方则是以张昭为首的吴国文臣势力,他们的人选是孙权。而若是大王此时举兵攻打吴国,会让这两股势力暂时摒弃前嫌,齐心抗敌,这对我们是很不利的。所以此时我们不宜举兵攻打吴国,应当缓一缓,让那吴国两方势力内斗起来,那时才是最好的时机。”
项羽此时有些听懂了诸葛亮的意思,但是心中也是有着一个疑惑,问道:“那万一那两方势力没有斗起来要怎么办,我们此时不进攻不是放过了这样的大好时机吗?”
诸葛亮此时自信一笑,对项羽道:“大王放心,亮有一计,此计一出,那吴国内部两方势力不想斗也得斗了。”
项羽此时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身躯坐正,开口问道:“孔明快说是何计?”
第六百二十二章 吴国分裂
只见这诸葛亮此时是轻摇手中鹅毛扇,开口道:“大王可知那孙坚之所以能够建立吴国凭借的是什么?”
项羽此时眉头皱起,显然被诸葛亮的这个问题给问倒了,让项羽去沙场冲锋陷阵那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要让他去思考这些问题就是有些难为他了。
不过好在项羽想不到,但是那一直在听着项羽与诸葛亮之间谈话的徐庶却是很快就得出了答案:“是传国玉玺。”
诸葛亮赞赏的看了徐庶一眼,继续对项羽说道:“元直说的没错,就是传国玉玺。十几年前十八路之后讨伐董卓之时,孙坚在洛阳得了传国玉玺,之后便是返回江东,而孙坚得以建国的依仗就是这传国玉玺。”
诸葛亮此时是目光灼灼,看向项羽道:“前不久大王斩杀吴王孙策,其尸首现在还在江夏城内,大王可以去给吴国去一个消息,说是可以以传国玉玺换回孙策尸身。”
项羽此时皱眉:“孔明,这恐怕行不通吧?传国玉玺我也知道是什么样的东西,虽说我不在意这些东西,但是说实话要让吴国勇传国玉玺换回孙策的尸体怎么想也是不太可能的吧?”
诸葛亮此时却是一笑,道:“若是其他人,自是不可能,但是现在吴国大将军是周瑜,此人与孙策乃是结义兄弟,而且孙策之妻大乔与周瑜之妻小乔亦是亲姐妹,二人之间的关系自不用多说,所以若是让周瑜用传国玉玺换回孙策的尸体周瑜是绝对愿意的。不过周瑜愿意、张昭、孙权等人就未必会乐意了,这样一来为了换回孙策的尸体,周瑜只能是和张昭、孙权等人斗上一斗,再无其他可能。”
项羽虽然有些不理解诸葛亮这个计策,但是看到那徐庶、文聘等人都是面露赞同之色,也就同意了,而且还将这一件事jiāo予诸葛亮去负责。
诸葛亮此时起身对项羽说道:“大王放心,三月之内大王必然可以踏入江东土地,到时候以大王神威,江东自是无人可挡。不过大王,若是要取江东之地,还需一人之力。”
项羽道:“还需何人?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