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穿农家种好田 - 第八十三章 自留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牢记备用网站
    重穿农家种好田 作者:捡贝拾珠

    【感谢好友壬女吉祥、框孔打赏支持。感谢书友090425213355817的粉红票!作者捡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顺便和大家打个招呼:拾珠新书刚入v ,求首订及各种票票!谢谢!】

    ………………………………………………………………………

    “好,爸爸用自行车带着你,就在南边儿,不远。”

    于是,田达林推起自行车,把田青青抱到大梁上,带着她奔向场院东边的大道,向南骑去。

    “到了。这里就是。”

    过了杏林不远,田达林在片麦地边儿上停下来,边说边把田青青抱下自行车。

    啊!原来八队的自留地就在杏林南边儿。田青青他们家的在中间位置,距离杏林也就百米。在杏林玩儿的时候,田青青曾经跑到过这里,只是不知道这就是自留地。

    自留地里大部分都是种的麦子。也有少数已经平整好的白茬儿。据说是因为去年秋天没有倒过茬儿来,今年种春玉米,秋后再种麦子。

    其实自留地每人只有二分,是让社员们种瓜果蔬菜什么的。因为这个时候粮食紧巴,人们便都种上了粮食作物。

    让田青青吃惊的是:这个时期的田家庄,还沿袭着古老的耕种方式:宽垅大背、尺四寸二脚楼播种。都四月上旬了,还垅是垅,背儿是背儿,看老远。

    在田青青前世的印象中,那时的小麦是尺二寸三脚楼播种,最大的背儿也只有六寸。过了三月十五以后,麦田里几乎看不见地皮了。

    “从这里到这里,是咱们家的,北边是你奶奶的,南边是你二伯母家的。”

    田达林指着地头上的标记,对田青青说。

    “不是说‘三月十五没老鸹’吗?这都四月了。还盖不住地皮。”田青青挑剔起来。

    “怎么没没老鸹?麦苗比老鸹高了。”

    “不是指老鸹飞进麦田里,就看不见了呀?这个还看老远,来个老鸹根本藏不住。”

    “你横着看,不就看不见了!”

    “农谚里没说横着看竖着看呀?”田青青故意和田达林抬起杠来。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认死理儿。”

    田青青笑的“哏哏”滴。

    “爸爸,这么稀,咱这地里能打少斤麦子呀?”

    “二百来斤吧!”

    “啊,才二百来斤呀?”

    “二百来斤就不错了。这是麦子,你要打少?”

    田青青无语。

    原来。这个时期还是靠天吃饭,旱地种植。肥料全靠播种前施进去的自己沤制的农家基肥。又是宽垅大背种植。小麦产量普遍都很低。亩产也就、二百斤。有的卫生田才打几十斤。所以。面粉被称作细粮。自古以来,都是饭桌上的上上品。这个时候你要把前世现代的小麦密植情况和亩产千斤说给人们,说人们天天吃精米白面,蔬菜比肥肉受欢迎。简直是天方夜谭。

    面对现实,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点儿点儿改进吧!水浇地虽然不是家户的事,但自己有空间水,就让这亩二分地发挥出前世现代的作用吧!

    见田达林被问住了,田青青笑得“哏哏”的。笑完后又说:“爸爸,这么宽的背,咱套种上玉米吧。春玉米生长期长,产量高。”

    记得前世现代的麦田。到了这个节气已经是绿油油片麦海了。就是那样,人们还在那个六寸宽的小背儿上套种玉米哩。亩地,麦子收千斤,玉米收千斤,双丰收呢!

    只不过前世现代有深井。地干了有水浇灌。

    可这世里自己有空间水呀!比深井水又强了。

    田青青对套种信心满满。

    “要是雨水跟不上,玉米苗要么出不来,要么出来了也给旱回去。拔了麦子还没法拾掇地。上面倒是提倡套播,只不过太麻烦。队上都不实行。”

    “他们不套种咱套种。这活你就交给我和哥哥,我们在垅背儿上点种上行玉米,收的定比拔了麦子再种的。”

    “这活不是小孩子干的。我和你妈妈商量商量,要种的话,就用早晨的时间,我和你妈妈块儿来。”

    “你们还得拾掇咱那宅子,那是力气活,我们人小干不来。这个用挖勺挖个坑儿就行。我们干得了。爸爸,就这么决定了,啊!回去告诉妈妈声,我们利用下午的时间来种。”

    自从抖面袋以后,田青青就光在上午钓鱼了。人们摸清了规律,也就都在上午来买“现钓活鱼”。下午就成了田青青的自由安排时间。

    吃午饭的时候,田青青又对郝兰欣说起自留地套种玉米的事。郝兰欣说,队上也套种过、二年,收了麦子以后,没法管理,后来就不种了。

    “队里地,人心不齐,越省事越好。我们就这亩二分地,收了可是我们自己的。”田青青继续做郝兰欣的工作。

    郝兰欣闻听心里暖,对田达林说:“这孩子看事透彻,要不,就依着孩子算了。”

    田达林也说:“这有什么?干死了,大不了扔二斤棒种。”

    郝兰欣:“那,我们利用两个早晨的时间,去点种。”

    田青青:“爸爸,妈妈,只要你们同意了,点种你们甭管。我和哥哥有看家的,有去自留地的。离这么近,这还算个活儿呀?!”

    郝兰欣和田达林都被逗乐了。

    郝兰欣笑着说:“你还没有挖勺柄高哩,刨得动坑儿?”

    田青青小嘴儿撅,不高兴地说:“钓鱼之前,你也说我还没钓鱼竿半儿高哩,不是也钓上大鱼来了!”

    郝兰欣怔,望了望同样表情的丈夫田达林,抿着嘴笑了。

    郝兰欣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女儿有大能耐了:

    说了个钓鱼,真得就钓上来了。家里顿顿有鱼吃,还能天天卖钱。

    看了看面粉厂,就去抖面袋。下午,来回三十里路。还能带回十斤面粉来。家里不但有了白面吃,原本算计着吃不到秋的玉米,现在也不用发愁了。

    听见说做花能挣钱,就磨着去学。拿来了材料,也没见她正儿八经地做,活儿就做完了。

    要了鞋样子,三天就穿出新鞋来。

    这可都是占功夫的活计呀?

    还有家里的吃水,自从搬场院屋来,丈夫田达林只担过两、三次水,家里的水缸里总是满着。怎么用也不见下。还比在村里时好喝了不知少倍。跟放糖了似的。怪不得孩子们说是甜水。

    为这事。夫妻俩背着孩子不知说过少回。因为觉得蹊跷,也就没敢点破(郝兰欣少还有些迷信思想)。

    现在自己的日子仿佛步登天了似的,真是舒心的没法说:家务不用管,饭不用做。就连正疯着手的小女儿,除了吃兜兜和晚上睡觉跟着自己,其他时间几乎不沾自己的身儿。小苗苗对姐姐比妈妈都亲。

    难道真像人们说的那样,自己的大女儿是个小神童。是老天爷爷见自己太受委屈,派下她来给自己撑腰壮胆,暗中资助,让自己过好日子的。

    郝兰欣心里这么想,便对田达林说:“孩子愿意种,就依着她吧。”

    田达林点了点头。

    其实他心里想的和郝兰欣差不。认为大女儿就是家里的福星,凡事依着她,准能让家里得到好处。

    “爸爸,妈妈,你们放心。我定会把咱那自留地种好的。”田青青高兴地表态。

    “嗯,嗯,随你。”郝兰欣笑着对丈夫说:“我又省了份心思。”

    田幼秋看了田青青眼,没有说什么。心里却在想:你在爸爸妈妈面前逞能吧!过后又得号着我和弟弟去帮忙了。

    然而,这次田青青没有动用田幼秋兄弟俩。拾柴禾那是做样子给父母看,这个父母既然知道了,自己又做的来,还是依靠自己的好。自己三世为人,重复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她不想过地剥夺哥哥和弟弟的童真童趣。

    吃过中午饭,田青青预备好了挖勺和玉米种子,陪着田苗苗小憩了会儿,待田达林和郝兰欣都出工以后,便对田幼秋说:“哥哥,你和弟弟在场院里看着家,和小朋友们玩儿好了,我带着小妹妹去咱那自留地里看看去,能种我就种上点儿。”

    “小妹妹在地里不哭呀?”田幼秋关心地说:“要不,咱们全去?”

    前句说的很干脆,后句有些拖长音,田青青听出了里面的不情愿成分。

    “甭价,你们还是看家吧!小妹妹要哭,我就回来。又不远儿。”

    此话正对田幼秋心思,连忙点头答应。

    田幼春却不干,非要跟着去。他对姐姐比哥哥亲。

    田青青劝了半天劝不住,忙从空间里拿出两个糖火烧,放到迎门桌上,说:“这个你和哥哥人个,半过晌饿了吃。地里没水没吃头,你去那里干什么?!”

    “小妹妹怎么去呀?”田幼春哭着说。

    “小妹妹还小,不会看家。妈妈不是嘱咐我们了吗,这里不许留个人。哎,我问你,四个人分两下里,下里几个人呀?”

    田幼春眨巴眨巴含着泪花儿的眼睛,想了想:“两个。”

    “对呀。你和哥哥拨,在场院里看家;我和小妹妹拨,去地里。两下里都是两个人,你说对不对?”

    田幼春撅着嘴点了点头。

    田青青又拿出两颗水果糖,塞到他的小手里,小声嘱咐道:“别让哥哥看见咾。”

    田幼春如获至宝,赶紧放进衣兜里。(未完待续)

    …………………………………………………………………………

    温馨推荐朋友作品《凡念仙》。书号:3110985,描述少年天辰,逆苍天,主命魂,摘七星,炼七魄……持之以恒的念仙之路。 感兴趣的童鞋们妹纸们可以过去看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